试题与答案

为探究苯与溴的取代反应,甲用如图装置Ⅰ进行如下实验: 将一定量的苯和溴放在烧瓶

题型:实验题

题目:

为探究苯与溴的取代反应,甲用如图装置Ⅰ进行如下实验:

将一定量的苯和溴放在烧瓶中,同时加入少量铁屑,3~5 min后发现装有AgNO3溶液的锥形瓶中有浅黄色的沉淀生成,即证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1)装置I中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中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瓶中生成的红褐色油状液滴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得到纯净的产物,可用____________试剂洗涤。洗涤后分离产品应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

(4)甲做实验时,乙观察到烧瓶中液体沸腾并有红棕色气体从导管中逸出,提出必须先除去红棕色气体,才能验证锥形瓶中的产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Ⅱ,并用下列某些试剂完成该实验。可选用的试剂是:苯;液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四氯化碳。

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两套装置,装置Ⅱ的主要优点是:(答出两点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2/aa02416167b6e27fc25c0bc2109c19b7.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D解析: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原始粒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可呈阳性反应,此反应不被氟化钠抑制。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原始单核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可呈阳性反应,幼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为...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关系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胡 * * 2012年2月20日在中 * * 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材料2


加大工作和政策力度,着力解决好重点群体就业问题。继续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积极拓展就业领域。
——温 * * 2012年7月17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3


第一是青年的就业观念要改变,不能宁可在家待着也不去就业,一辈子靠父母养是不可能的,也不应该。要号召青年人不仅就业,还要创业,这才是正道。我们社会要形成这样一个风气。
——温 * * 2011年9月15日在大连考察时的讲话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2,说明为什么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
(2)结合材料3,说明什么是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正道”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