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一剪梅 杨佥判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一剪梅

杨佥判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恶也能多!朱门日日买朱娥,军事如何?民事如何?

  [注]①《柘枝》:一种舞曲。宋时发展为多人队舞,宫乐有《柘枝》队。②能:方言。“如许、这”等之义。③朱娥:美女。

(1)从全词来看,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词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军事如何?民事如何?”这两问其实在词中可以找到答案,请就词的内容具体回答这两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首词突出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词的上片写襄樊被敌围困达四年之久,军民死守抗敌,伤亡惨重,给养难继;下片写统治者在困难当头,仍鱼肉百姓,醉生梦死,与将士们浴血沙场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词人关心百姓、体恤民生的情怀。

(2)军事:襄樊被围困长达四年,前线将士浴血奋战却得不到援助,亡国之危就在眼前。民事:长期的战争破坏了人民的和平生活,“不见渔歌”“不见樵歌”,弹尽粮绝。而这一切,都源于统治者丑态多多,罪恶多多,是他们 * * 事民事糟蹋得不像样子。(意对即可)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