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 、酒精、冰醋酸分别属于非电解质、电解质、弱电解质

题型:选择题

题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铜 、酒精、冰醋酸分别属于非电解质、电解质、弱电解质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C.煤的干馏、煤的液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D.冰醋酸、碱式碳酸铜、小苏打分别属于酸、碱、盐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2/8aeeeeac369787bca75223556706bfb5.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 B, C, D解析:掌握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资格条件。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12分,每小题3分)

李一足传

王猷定(清)

李一足,名夔,未详其家世。有母及姊与弟。貌甚癯,方瞳,微髭。生平不近妇人。好读书,尤精于《易》,旁及星历医卜之术。出常驾牛车,车中置一柜,藏所著请书,逍遥山水间。所至人争异之。天启丁卯至大梁,与鄢陵韩叔夜智度交。自言其父为诸生,贫甚,称贷于里豪;及期,无以偿,致被殴死。时一足尚幼,其母衔冤十余年。姊适人,一足亦婚,母召其兄弟告之。一足长号,以头抢柱大呼。母急掩其口。不顾,奋身而出,断一梃为二,与弟各持,伺仇于市,不得;往其家,又不得;走郭外,得之。兄弟奋击,碎其首。仇眇一目,抉其一,祭父墓前。归告其母,母曰“仇报,祸将及!”乃命弟奉母他徙,遂别去。

时姊夫为令于兖,往从之。会姊夫出,姊见之,惊曰:“闻汝击仇,仇复活,今遍迹汝,其远避之。”为治装,赠以马。一足益恚恨,乃镌其梃曰:“没棱难砍仇人头。”遂单骑走青齐。海上见渔舟数百,泊米市,一足求载以济。遂舍骑登舟,渡海至一岛,名高家沟。其地延袤数十里,五谷鲜少,居民数百户,风土淳朴,喜文字,无从得师。见一足至,各率其子弟往学焉。其地不立塾,晨令童子持一钱诣师,师书一字于掌以教之,则童子揖而退。明日,复来。居数年,积钱盈室。辞去,附舟还青州,上狭邪。不数日,钱尽散,终不及私。 

由辽西过三关,越晋,历甘凉,登华岳,入于楚,抵黔、桂,复历闽海、吴、越间,各为诗文纪游。二十载乃反其家,仇死,所坐皆赦。母亦没,登其墓大哭,数日不休。自以足迹遍天下,恨未入蜀。会鄢陵刘观文除夔守,招之。同下三峡,游白帝、绵、梓诸山,著《依刘集》一卷。 

其弟自母丧,不知所在。一日,欲寄弟以书,属韩氏兄弟投汴之通衢。韩如其言。俄一客衣白袷,幅巾草履,貌与一足相似,近前揖曰:“我张大羹也,兄书已得达。”言迄不见。 

辛巳,李自成陷中州诸郡,韩氏兄弟避乱至泗上,见一足于途,短褐敝屣,须眉皆白。同至玻璃泉,谈笑竟日,数言天下事不可为。问所之,曰:“往劳山访徐元直。”韩笑之,一足正色曰:“此山一洞,风雨时披发鼓琴,人时见之,此三国时徐庶也。”约诘朝复来,竟不果。 

甲申后,闻一足化去。先一日,遍辞戚友,告以远行。是日,鼻垂玉筋尺许,端坐而逝。袖中有《周易全书》一部。后数日,济人有在京师者,见之正阳门外;又有见于赵州桥下,持梃观水,若有思者。韩子智度不妄言人也,述其事如此。 

(选自《虞初新志》,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姊适人,一足亦婚适:嫁,嫁给

B.一足长号,以头抢柱大呼抢:撞,碰

C.其地延袤数十里袤:宽广

D.会鄢陵刘观文除夔守除:受任官位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贫甚,称贷于里豪 B.①不顾,奋身而出,断一梃为二

②又有见于赵州桥下  ②鼻垂玉筋尺许,端坐而逝

C.①为治装,赠以马  D.①乃命弟奉母他徙,遂别去

②泊米市,一足求载以济②二十载乃反其家

11.下面六句话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李一足性格特点的一项是

①藏所著请书,逍遥山水间

②一足长号,以头抢柱大呼

③为治装,赠以马

④登其墓大哭,数日不休

⑤晨令童子持一钱诣师,师书一字于掌以教之

⑥约诘朝复来,竟不果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一足相貌奇特,不好女色,只喜欢读书和游览山水。

B.等一足长大后母亲才将父亲的死因告诉他,他听后悲愤交加。

C.报了父仇之后,李一足让弟弟按照母亲的嘱咐赶快到外地去躲避。

D.作者是从韩叔夜那里了解到李一足的事迹的,他认为这些传说是可信的。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期,无以偿,致被殴死。(3分)

(2)闻汝击仇,仇复活,今遍迹汝,其远避之。(3分)

(3)韩氏兄弟避乱至泗上,见一足于途,短褐敝屣,须眉皆白。(4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