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在下面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式工整,语言凝练。 文明礼仪_______在养成

题型:填空题

题目:

在下面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式工整,语言凝练。

文明礼仪_______在养成 公民道德_______在实践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2/76dbfe23d665f012f3d4aa3b75a587c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A

试题推荐
题型:改错题

(15分)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1954年(%)
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
贫民、中农85.542.592.191.4
富农、地主14.554.87.98.6
(1)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2分)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  1953年春,河南安阳县一个村,十八户贫农、下中农组织起来,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苦干两年(后),……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没有入社的农民……纷纷要求入社……。

1956年元旦,北京市各行各业工商业者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紧接着天津、上海也先后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2)以上两段材料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2分)

材料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什么?(3分),此后,农村开始的“一场广泛的、深刻的革命”是什么?(2分)

材料四 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1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

(4)“事实胜于雄辩”。材料四证明了哪一伟大构想的正确性?(2分)

纵观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2分)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ABCD为同种材料构成的柱形透明体的根截面,其中ABD部分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CD部分为半圆形,一束单色平行光从真空垂直射向AB或AD面,材料的折射率n=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AB面中点射入的光线不一定从圆弧的中点射出

B.从AB面射入的所有光线经一次反射和折射后都能从BCD面射出

C.从AB面中间附近射入的光线经一次反射和折射后能从BCD面射出

D.若光线只从AD面垂直射入,则一定没有光线从BCD面射出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