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3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3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时间氛围。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空山”之“空”,含有宁静之意。

B.颔联描画了幽清明净的自然图景。诗人是心志高洁的人,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C.颈联描画了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浣衣女子结伴归来,竹林中传出一阵喧笑,溪中莲花动荡,那是渔船在沿水下行。

D.《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尾联反用其意,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春暖花开,春意正浓,景色可人,王孙们可随意停歇,自可留在这洁净淳朴的山中。

2.苏轼称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诗有几幅画面,请找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A.描写了六幅秋山晚景图

B.描写了五幅秋山晚景图

C.描写了四幅秋山晚景图

D.描写了三幅秋山晚景图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颈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

B.诗中,“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C.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D.“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先写“竹喧”“莲动”,再写浣女、渔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2/5aa6b27a822589fa29dee37fbcd7dd1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听神经瘤好发年龄50~70岁,女性多见,多单发,起源于内耳道前庭神经的神经鞘膜,属脑外肿瘤,大部早期位于内听道,后长入桥小脑角区,瘤体有完整包膜,质硬,可囊变。主要鉴别诊断包括:1.桥小脑角区...

试题推荐
题型:句型转换

句型转换(10分,每题2分)

小题1:Running is safer than skiing.(改为同义句)

Skiing is__________________than running.

小题2:There are 10,000people in the city.(改为同义句)。

The city has___________________10,000.

小题3:People will work three days a week.(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people work?

小题4:there , be, school , will , in , computers(连成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They are going to meet outside the school gate.(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