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一观点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一观点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2/18b312bf8e4531c0a2d3cd42cba87f09.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1.从忍辱负重转变为刚强决绝。 2.诗中的“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是反比,说明氓的变心是无边无际不可捉摸的。这对塑造形象,突出主题,加强诗的思想意义,都起了对比烘托作用。

试题推荐
题型:改错题

阅读下列材料: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面对苦难的中国,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实业救国”、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接着,又请来德、赛两位先生,挥动科学、民主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岳麓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

请回答:

(1)先贤们在“师夷长技”的口号下发起了什么运动?(2分)在行动上实践了“实业救国”口号的状元实业家是谁?(2分)  

(2)哪一历史事件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2分)“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其领导人是谁?(4分) 

(3)材料中提到的“请来德、赛两位先生,挥动科学、民主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是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

(4)回首近代化探索走过的艰辛历程,你有何认识?(4分)

查看答案
题型:问答题

请编写函数fun(),它的功能是求Fibonacci数列中小于t的最大的一个数,结果由函数返回。其中Fibonacci数列F(n)的定义为
F(0)=0,F(1)=1
F(n)=F(n-1)+F(n-2)
例如:t=1000时,函数值为987。
注意:部分源程序给出如下。
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和其他函数中的任何内容,仅在函数fun的花括号中填入所编写的若干语句。
试题程序:
#include <conio.h>
#include <math.h>
#include <stdio.h>
int fun(int t)

main()

int n;
clrscr();
n=1000;
printf("n=%d, f=%d\n",n, fun(n));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