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怀良人 葛鸦儿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怀良人

葛鸦儿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底不归?

   [注]题目中的“良人”,措农妇戍征(或服劳役)的丈夫。末句的“底”字,是“何”的意思。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一位农妇的怨歌。这位农妇鬓云散乱,头上别着自制的荆条发钗。“世所稀”,是说她住在世人罕至的地方。

B.“布裙犹是嫁时衣”,既进一步表现农妇之贫穷,又反映她对久别的丈夫的怀念。诗人将“怨”寓于“嫁时衣”中。

C.“胡麻好种无人种”,社会弊政祸及农家,使人想起“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那样田园荒芜的景象。

D.“正是归时底不归”,有怨有望,然而良人不归出于被迫,农妇只“怨天”不“尤人”。这一句点破题目中的“怀”字。

2.这首诗最后一句有“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的艺术特点。下面四首诗中,没有这个特点的一首是(     )

A.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B.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D.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答案:

1.A

2.C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