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新华社报道:“2005年8月4日,3名10岁左右的儿童在汉江边戏水,不幸滑入江中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目:

新华社报道:“2005年8月4日,3名10岁左右的儿童在汉江边戏水,不幸滑入江中。来汉打工的男青年张志勇正在江边,听到求救声,便飞奔而来,”扑通“一声跳入江中将一儿童救起,另两名儿童已沉入水中不见踪影。当时有两名青年男子正在距离落水儿童不远处游泳,却无动于衷,没有作出任何营救举动。一面是飞身入江救人,另一方面是咫尺之间当看客,面对落水儿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引起了武汉市民的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议论关键时刻不同选择凸现出的人性美丑。

请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两名见死不救的男青年该不该受到道德的谴责?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谈谈我们青少年要学习张志勇的什么品质。如何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2/0e44a59b3e29eb000e56fa082c7d460b.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3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以下关于软件可靠性的叙述,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至问题3。

某企业欲研制某宇航控制系统。该系统对软件的可靠性要求很高,分配给软件的可靠性指标为R≥0.99。根据软件结构设计方案,该软件由7个模块X1,X2,…,X7组成,分别完成不同的控制功能。

为了保证该控制系统能够满足环境可靠性指标,李工认为应该首先采用故障树方法分析,预测出可靠性指标。该企业主管采用了李工的建议,建立了该软件的故障树模型(如图4-1所示),评估出了每个模块的可靠性指标,同时在每个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采用了流程优化、结构优化、降低设计复杂度等方法来提高模块的可靠性指标。

软件开发完成后,项目组对该软件进行了相应的可靠性测试,得到了各模块的失效概率为:FX1=FX2=0.05,FX3=0.008,FX4=0.07,FX5=FX6=0.05,FX7=0.08,通过计算割集的失效概率来近似计算整个软件的可靠性指标,计算结果表明该软件的可靠性未达到分配的指标要求。

请进一步分析导致该软件可靠性测试未能满足分配指标要求的原因,并给出后续的改进策略。。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