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男性,35岁。1型糖尿病病史10年,平素应用胰岛素治疗,未监测血糖,此次外出,2天未

题型: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题目:

男性,35岁。1型糖尿病病史10年,平素应用胰岛素治疗,未监测血糖,此次外出,2天未应用胰岛素,出现乏力,口渴,萎靡,恶心,呕吐,腹痛。于医院就诊时化验血糖20.32mmol/L,尿酮体(+++),血气:pH7.01,HCO5.3mmol/L,血钾3.56mmol/L。

该患首要采取的措施为()

A.补液+小剂量胰岛素

B.补液+大剂量胰岛素

C.抗感染

D.立刻补充碳酸氢钠

E.立刻补钾

答案:

参考答案:A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2012年11月8日,中学生小辉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首诗词:“云淡风高秋风劲,北国霜晨。雁阵欢鸣,不尽红叶壮京城。神州大地展美景,盛会喜临。亿众同庆,继往开来乾坤新。”回答以下小题。

小题1:诗词中的“盛会”是指

A.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B.第三十届奥运会

C.中 * * 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小题2:实现“继往开来乾坤新”必须坚持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於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於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於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於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襄子最怨智伯怨:埋怨。

B.襄子如厕,心动如:往、去。

C.近幸子,乃为所欲幸:宠信。

D.至於智伯,国士遇我遇:对待。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豫让为“义人”的一组是()

①豫让遁逃山中            ②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

③此天下之贤人也          ④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⑤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    ⑥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④⑤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A.豫让曾经侍奉范氏及中行氏,范氏及中行氏并不重视他,只把它当作普通人,因此,范氏及中行氏被智伯消灭后,豫让没有为这两个主人复仇尽忠。

B.豫让内心十分感激智伯的知遇之恩,决心不吝生命杀掉赵襄子,但是又不想用卑劣的方法获得成功,显示出豫让做人的基本准则。

C.赵襄子开始放掉行刺未果的豫让,是因为豫让是个义士,后来赵襄子不想释放再次行刺的豫让,是因为赵襄子认为自己对待豫让已经仁至义尽了。

D.赵襄子没有被豫让杀死,是因为时刻提防,防范严密。豫让每次行刺都费尽心机,但都被赵襄子及时识破,而且当场被捉拿。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