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文学杰作是“文学上相互关联的”,也就是说,它们不应是为反映现实而作,而应是为反映其他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文学杰作是“文学上相互关联的”,也就是说,它们不应是为反映现实而作,而应是为反映其他文学作品而作。就一部作品在文学上相关的程度而言,它作为一面反映社会现实的镜子变得不那么清晰了。 上面的陈述最能支持下面哪个结论

A.就一部作品未能反映社会现实的程度而言,这部作品是与文学相关的。

B.想创作出一篇杰作的作家应避免被其他文学作品所影响。

C.不具文学关联性的作品与其他作品之间不会有明显关系。

D.过去的文学杰作被怀疑是关于过去社会现实的信息来源。

E.一部文学作品如果是对一部准确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的反映,它就不是文学上相互关联的。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1/71611e9dc35b7eec033de01a6929c604.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C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当年《字林西报》称“维新党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直到举世都为之震动……”

材料二:有观点认为,“戊戌变法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运动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

材料三:有观点认为,“西太后她虽然 * * 了戊戌变法。但是在《辛丑和约》之后,她不得不自我改革。这个改革的力度和范围,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戊戌变法,当年百日维新的范围。”

(1):材料一所言“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有哪些内容?(4分)

(2):材料二中,戊戌变法收获 “洋务运动播下的现代文明成果” 了吗?请简要叙述。(4分)

问题(3):材料三的观点有依据吗?请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题型: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面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面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沙漠化和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材料二: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

(1)根据以上资料可以推知,石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省区。

(2)由以上资料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可直接影响土壤的___________。

(3)易发生石漠化的地区,在兴建大型工程时应选择坚实的地基,避免__________。

(4)分析造成该地区石漠化主要的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