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列有关“资源成本动因”表述正确的有()。 A.它是引起作业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 B.

题型:多项选择题

题目:

下列有关“资源成本动因”表述正确的有()。

A.它是引起作业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

B.它是引起产品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

C.它被用来衡量一项作业的资源消耗量,运用它可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有关作业

D.它是计量各成本对象耗用作业的情况,并被用来作为作业成本的分配基础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29/35c908cee7621aee9466c47c922332d9.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C解析:短整型的数据类型的长度是16 bit,有符号,范围是-32768~+32767。 beyt类型有8位bit,数据范围是-128~+127。int类型占32位bit,范围是-2147483648~+2417 483647。float类型占32位bit,范围是-3.40282347E38~+3.40282347E38。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乐园。

读诗

  小时候读诗,完全是父亲强制的。只觉得诗读起来朗朗上口,至于意思完全不知,仅为完成任务而读。

  懂事了读诗,才知道儿时背下的诗歌,在生活中还可以找到原型,并逐渐地理解了其中浅浅的一点意思。

  经历多了读诗,就再也不是那种浅陋的感受了。而是体悟到诗人怎么会把文字排列得这么巧妙,简直说到咱心坎上去了。读着、读着,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弥漫开来,让人如饮甘醇,如食珍馐,如沐春风。每读到一首好诗,赞叹一声,哎呀!好极了,那真是“余音绕粱,三月不知肉味矣”!

  文如其人!不错的,诗歌也同样表现着诗人的品格。有性格豪放、超凡洒脱的苏东坡,才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磅礴之作;有悲怜民生、视老百姓之疾苦为己之疾苦的杜甫,才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人之辞;有才华横溢、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王勃,才有“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代佳品。一位朋友说:文字本来没有生命,但是当诗人用心与情感在思想的画布上泼洒属于自己的生活中的绚丽缤纷时,文字就被赋予了火红的热情和旺盛的生命。由此可见,诗的生命取决于诗作者的生命状态!

  多读一些诗,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还能练就我们的慧眼,让我们能识别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

1.按提示填空,理清顺序,把握内容。

  这篇短文按________顺序,先写作者________读诗,只为了________;懂事时读诗,理解了一点点________的意思;________多了后读诗,体会到了诗人的________。由此,作者明白了:多读诗能陶冶________,能练就________,能识别生活中的________。

2.按提示填空,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

(1)“读着、读着,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弥漫开来,让人如饮甘醇,如食珍馐,如沐春风。”“身临其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运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

(2)“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矣”的本义是“音乐停止后余音仿佛仍在屋梁间回旋,让人三个月都不知道肉的味道”。这句话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容________________。

(3)“诗歌也同样表现着诗人的品格。”联系下文,我们知道苏东坡的品格是__________、超凡洒脱;杜甫的品格是_______________;王勃的品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