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患者男性,68岁。因原发性肝癌、肝功能失代偿期住院治疗,期间患者出现扑翼样震颤,最可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题目:

患者男性,68岁。因原发性肝癌、肝功能失代偿期住院治疗,期间患者出现扑翼样震颤,最可能的原因是()

A.二氧化碳潴留,脑水肿

B.氨中毒,颅内压升高

C.重度缺氧

D.肝性脑病

E.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原发性肝癌失代偿期,患者肝脏清除血氨能力下降,致使肠道的氨未经肝脏解毒而直接入体循环,透过血脑屏障入脑组织,引起肝性脑病,出现扑翼样震颤是肝性脑病的重要临床表现。

试题推荐
题型:实验题

(12分)硫酸亚铁(Fe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实验室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制备FeSO4·7H2O晶体:

①将5% Na2CO3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Na2CO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2~3遍;②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80 ℃之间至铁屑耗尽;③趁热过滤,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④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⑤将制得的FeSO4·7H2O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保存。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②明显不合理,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④中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经查阅资料后发现,硫酸亚铁在不同温度下结晶可分别得到FeSO4·7H2O、FeSO4·4H2O和FeSO4·H2O。硫酸亚铁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和该温度下析出晶体的组成如下表所示(仅在56.7 ℃、64 ℃温度下可同时析出两种晶体)。

硫酸亚铁的溶解度和析出晶体的组成

温度/℃010305056.76064708090
溶解度/g14.017.025.033.035.235.335.633.030.527.0
析出晶体FeSO4·7H2OFeSO4·4H2OFeSO4·H2O
请根据表中数据作出硫酸亚铁的溶解度曲线。

(5)若需从硫酸亚铁溶液中结晶出FeSO4·4H2O,应控制的结晶温度(t)的范围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