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①香篆③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①茶瓯:一种茶具。 ②香篆:指焚香时所起到烟缕。

(1)词人在“少日”与“老去”的不同生命阶段,面对同样的春天却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和内心感受,请对此分别加以说明。(6分)

                                                                      

(2)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妙。试分析其妙处。(4分)

                                                                        

答案:

(1)(6分)“少日”,春天来临,词人要“插花”、“走马”、“醉千钟”纵情狂欢,(1分)感觉生命像浓酒一样让人陶醉,其乐无穷。(2分)“老去”,春天来临,词人呆在小房子里,烧香、喝茶,消磨时光,(1分)内心感受像病酒一样痛苦难奈。(2分)

(2)(4分)作者运用拟人手法,(1分)想像离此而去的春天,与飞来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阳中相遇,(1分)巧妙地回答了上句的疑问,(1分)想像奇特,生动形象,引人联想。(1分)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普罗塔哥拉(Pmtagoras)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Socrates)认为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的认识。下列选项中对两者认识正确的是

A.两者不一样。普罗塔哥拉使人的主体性觉醒,是对自然哲学的反思;苏格拉底使人统一于向善的标准之下,是对人的哲学的反思。

B.两者基本一致。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都认为世界有着统一的本体——“善”,而它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中。

C.两者不一样。普罗塔哥拉对神的作用进行了批判,使人与万物协调一致;苏格拉底对自然的作用进行了批判,认为人不是万物的尺度而是“善”的尺度,确立了人的尊严。

D.两者基本一致。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都否定了世间万物有统一的标准,认为感觉与认知是 最重要的,而感觉与认知又随个体的不同而不同。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