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男性,35岁。既往无外伤史。乏力、心悸、恍惚,步履不稳2年,此期间数次出现精神失常和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题目:

男性,35岁。既往无外伤史。乏力、心悸、恍惚,步履不稳2年,此期间数次出现精神失常和癫痫样发作,1个月前早餐前从事体力劳动,引起四肢抽搐,神志不清,经静脉注入葡萄糖后恢复。检查:血压100/70mmHg,无其他阳性体征。

如出现上述可能的检查结果,考虑的诊断是()。

A.胃泌素瘤

B.胰岛素瘤

C.心血管疾病

D.脑血管病病

E.癫痫发作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27/2a6ae436146de2dbeebf8ca831c7e267.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D题目分析:考查倒装句和固定句型:句意:--大卫在考试中犯了一些错误。--是的,你也是。So+主语+助动词/情态动词/be动词,表示赞同前面人的说法,so+助动词/情态动词/be动词+主语(倒装句),表示“…也是”,选D。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我国刑法根据人的年龄、精神状况等影响刑事责任能力有无和大小的实际情况,将自然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分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无刑事责任能力、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和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四种情况。 凡是年满18周岁,精神和生理功能健全,智力与知识发育正常的人,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实施了犯罪行为的,应当依法负全部的刑事责任。 不满14周岁和行为时因精神疾病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人是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仅限于对刑法明确规定的某些严重犯罪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对没有明确规定的其他触犯刑法的行为无刑事责任能力。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 * * 、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减轻刑事责任能力,指因年龄、精神状况、生理功能缺陷等原因,行为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时,虽然具有责任能力,但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有一定的减弱。减轻刑事责任能力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或可以从轻或者免除处罚。我国刑法对于减轻刑事责任能力规定了四种情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又聋又哑的人;盲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