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患儿男,8岁。发热,烦躁3天,对风、声音和光刺激敏感。不能进食、饮水。T39℃,P1

题型: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题目:

患儿男,8岁。发热,烦躁3天,对风、声音和光刺激敏感。不能进食、饮水。T39℃,P110次/分,神志清楚,呈极度恐怖状,声嘶,流涎,饮水甚至听到水声即引起咽肌强烈痉挛。两个月前右手曾被狗咬伤。

本例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A.白喉

B.散发性脑炎

C.狂犬病

D.破伤风

E.脊髓灰质炎

答案:

参考答案:C

试题推荐
题型:填空题

乱句重组(把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    )可是一个比我还小的女孩子从我身边不停地往上爬,我打消了休息的念头。    

(    )我终于爬到了山顶。     

(    )我鼓足了劲儿,开始往山上爬。     

(    )我站在山上往下望,笔直的公路,成片的楼房,茂盛的树林,尽收眼底。     

(    )清晨,我来到公园爬山。     

(    )快到山顶了,我没有劲儿啦,想休息一会儿。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注】。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注】湘灵:湘水女神,相传原为舜妃。《楚辞·九歌》有《湘夫人》。

小题1:开头三句写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2分)

                                                                           

小题2:词的上片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弹筝女,请选择其中一种作具体分析。(2分)

                                                                      

小题3:词的下片重在写音乐,最后三小句尤意味深长,试作简要评析。(2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