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古风·孤兰生幽园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古风·孤兰生幽园

李 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陆 游

南岩路最近,饭时已散策。

香来知有兰,遽求乃弗莸。

生世本幽谷,岂愿为世娱。

无心托阶庭,当门任君锄。

(l)两首诗中的兰花都有怎样的自然属性?(2分)

答:

(2)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答:

答案:

(1)生长在幽僻的环境,气味芳香。(答出一点给1分,共2分。意思相近即可)

(2)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答象征手法或借物喻人也可)(2分)。借兰花生于幽园、被荒草埋没、无人欣赏的处境,表达了自己有才却无人赏识的忧叹(1分)。陆诗则借兰花独处幽谷、不愿沦为世人玩物的形象,寄寓了自己不慕权势、洁身自好的情怀(1分)。(意思相近即可)

(1)李诗中“孤兰生幽园”表明 生长环境幽僻,“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表明气味芳香;陆诗“生世本幽谷”,表明 生长环境幽僻,“香来知有兰” 表明气味芳香。

(2)托物言志的手法。这诗大约作于李白应诏入长安的第二年秋天,此时由于高力士等人的挑拨污蔑以后,唐玄宗开始疏远李白,从而使李白渐渐感受到冷遇的凄凉。此诗盖谓人有逸才,埋没于众,虽当圣明之朝,恐时光易逝,才未见用,而身已衰老,故望有德高望重者提携。

陆诗“生世本幽谷,岂愿为世娱”,借兰花独处幽谷、不愿沦为世人玩物的形象,突出了兰的本心和品格,表现了自己不事权贵、洁身自好、坚守自我的品格。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