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10无锡36)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甲、乙两个充满()2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

题型:实验题

题目:

(10无锡36)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甲、乙两个充满()2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两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1)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①只有CO    ②只有CO2   ③只有O2     ④CO和O2混合气体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有         (填序号)。

(2)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准备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②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      

于是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l】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承中,观察现象。

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①步骤I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问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                

“’若反应前甲、乙两容器中碳粉与氧气的质量比分别表示为。 当小明和小芳的猜想均成立时,则 (填>”、“<”或=”)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26/707f853fa152f25306a0bcd6a58e0a07.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解析:1.患者长期使用陈旧全口义齿,养成前伸习惯性,记录正中关系时常求得的是下颌前伸位的关系,戴牙时往往下颌会自然后退,表现为下颌后退。2.全口义齿平面倾斜会导致咬合不稳定,从而诱导下颌偏向...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