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研究物体运动时为了简化实际物体,通常引入质点模型,它忽略了物体的大小或形状,把整

题型:填空题

题目:

研究物体运动时为了简化实际物体,通常引入质点模型,它忽略了物体的大小或形状,把整个物体看作一个有______的点.“平均速度”体现了物理学中______的研究方法.

答案:

根据物理问题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方便,我们往往不考虑实际物体的形状和体积等因素,而仅仅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这样的点通常称之为质点;平均速度与运动快慢之间是等效替代的关系,所以“平均速度”体现了物理学中等效替代的研究方法.

故答案为:质量;等效替代

试题推荐
题型:填空题

将铝制品与另一种材料作电极,以某种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通电后在铝制品与电解液的接触面上逐渐形成一层Al(OH)3薄膜,薄膜的某些部位存在着小孔,电流从小孔通过并产生热量使Al(OH)3分解,从而在铝制品表面形成一层较厚的氧化膜。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上述原理,以铝制品和铁棒为电极,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为电解液进行实验。

(1)铝制品表面形成氢氧化铝薄膜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过程中,必须使电解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使用NaHCO3溶液为电解液,会减缓阴极区溶液pH值的增大,能说明这一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实验题

(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纸带的E端与小车连接,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纸带上的各个点均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图中未画出)。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从某点O(O点图中未画出)到 A、B、C、D、E各点的距离依次是(单位为cm): 3.00、 3.30、 3.80、 4.50、 5.40。则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m/s,打点计时器打下A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

①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或物体),这两个操作时刻的关系应当是________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

②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______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 “乙”)

③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 m/s2,请列出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有差异的一个原因: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