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促织,蟋蟀。

(1)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你认为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字最传神?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的后两句作者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简要赏析。(5分)

答案:

(1)“送”是“送来”的意思,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刺骨的寒气,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3分)“动”是“触动”的意思,写出江上的阵阵秋风引发的羁旅情怀,突出了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3分)(前句选“寒”酌情给分)

(2)衬托(反衬)或对比或借景抒情。(2分)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捉蟋蟀,儿童的欢乐愉快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对比,突出抒发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3分)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下表是五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2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化学式AgClAg2SO4Ag2SAgBrAgI
溶度积1.8×10-101.4×10-56.3×10-507.7×10-138.51×10-16

A.五种物质在常温下溶解度最大的是Ag2SO4

B.将AgCl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Na2S,则可以生成黑色的Ag2S沉淀

C.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是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也会发生移动

D.常温下,AgCl、AgBr和AgI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氯、溴、碘的顺序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