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电阻R1、R2的I-U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现把它们串联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

题型:选择题

题目:

电阻R1、R2的I-U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现把它们串联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则(  )

A.由甲图可知R1<R2

B.若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要使R1的功率增大,变阻器R0的滑片应向左滑动

C.两电阻消耗的电功率P1>P2

D.调节R0,可以使R1、R2电压相等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25/c3ecb5639f437a5b6b76e8784627f7d8.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小题1:(3分)不矛盾。 “半记”与“不记”、“似愁”与“无愁”,这些相互对立的状况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迷离朦胧(或似醉非醉、物我两忘、慵懒自适)的情态。小题1:“帘外落花撩乱飞”一句情景交融,描绘作者...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圣诞夜休战》,回答问题。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小小插曲,它发生在1944年圣诞夜。

  靠近比利时边境的德国亚尔丁森林区有间小木屋,住着一户人家,娘儿俩是为了逃避盟军轰炸才躲到这儿来的。

  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母亲慌忙吹熄蜡烛,打开了门。门外站着头戴钢盔的士兵,身后还有一个人躺在地上,血染红了雪。其中一个操着听不懂的语言,母亲马上知道他们是美国兵――德国的敌人。

  美国兵不懂德语,母子俩又不懂英语,幸好双方都能讲几句法语,母亲瞧着那伤得很重的美国兵终于动了恻隐之心。

  两个美国兵一个叫杰姆,另一个叫洛宾,伤兵中哈瑞。他们与自己的部队(第一军)失散了,在森林里乱闯了3天,饥寒交迫,走投无路。

  母亲吩咐儿子:“去把赫尔曼捉来,还要6个马铃薯。”赫尔曼指的是那惟一留着的公鸡,本来打算等被征去当民防消防员的父亲回家过节时一同享用的。

  正在布置餐桌时,又有人敲门,这次,门外站着4个德国兵。

  儿子吓得浑身不能动弹,因为窝藏敌军是要作为叛国罪论处。母亲虽然也害怕,可还是镇静地迎上去,说:“圣诞快乐!”

  “我们找不到部队。能在这里休息一下吗?”带队的下士问。

  “当然,”母亲说:“还可以吃一顿热饭。可是这儿还有三位客人,你们也许不会把他们当作朋友。我们要过圣诞夜,不准在这里开枪。”

  “是美国兵吗?”

  “听着,”母亲严肃地说着,“你们,还有里面的几个,都可以做我的儿子。今夜,让我们忘掉这回事吧。”

  4个德国兵一时呆住了。母亲拍了几下手:“话已经说够了,请进,把枪支放在屋角的柴堆上,该吃晚餐了!”

  德国兵恍恍惚惚,听话地放下了全部武装,美国兵也照样做了。

  德国兵和美国兵紧张地挤在小屋里,表情十分尴尬。母亲神态自若:“这下,赫尔曼可能不够分配了,快去再拿些马铃薯和燕麦来,孩子们都饿坏了。”

  当儿子从储藏室回到屋里,发现一个德国兵正在检查哈瑞的伤口,不共戴天的仇人仿佛成了一家人。这种奇特的休战持续到第二天早上。母子俩用两根竹竿和仅有的台布制成一副担架,让哈瑞躺上去,随后把客人们送出门外。德国下士指着地图指点美国兵怎样走到自己的防线去。然后,互相握手道别。母亲激动地说:“孩子们,但愿有一天你们都能回到自己的家。上帝保佑你们!”

  德国兵和美国兵朝相反的方向走去,消失在白茫茫的森林里。

1、母亲为什么慌忙吹熄蜡烛之后才打开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说“今夜,让我们忘掉这回事吧。”一句中的“这回事”指什么?“……,孩子们都饿坏了。”中的“孩子们”指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德国兵和美国兵的友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国际风云变幻的今天,母亲有什么样的时代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