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诗歌鉴赏(13分)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诗歌鉴赏(13分)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小题1:“满眼风光北固楼”中的"满眼风光"应该是哪些景象?(3分)

小题2: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孙权的英雄形象?为什么要极力称颂孙权?(4分)

小题3:联系辛弃疾的诗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说辛词的豪放风格,在词中有什么具体体现。(6分)

答案:

小题1:诗人站在北固楼上,望着眼前的神州秀丽风光,滚滚东逝的长江水,尽收眼底。并且联想到悠长历史长河中有多少事发生在这里,不禁感慨万千。

小题1:孙权的英雄形象从以下体现:年少万兜鍪;表现出孙权为一代年轻的贤君,虽然年轻但是可以指挥千军万马杀敌陷阵。坐断东南战未休,表现出孙权尽管处在群雄争夺、势力割据的年代,依然能稳坐自己的一方领地,镇守东吴。与同是一方割据的曹操和刘备形成抗衡,孙权刘备和曹操问鼎三国,形成了当时三方互相制衡牵动的局面。孙权的智慧和谋略大大体现了制衡的思想,平衡的战略,诗人借用历史暗暗讽刺了当时的南宋朝廷在金兵进犯时不敢与之抗衡的懦弱表现,感叹时局,体现了诗人爱国卫家的精神。

小题1:诗人借古怀今,同时心怀忧国忧民的情怀,辛弃疾本身作为一名爱国将领,在带兵打仗的同时也对朝廷的局势心存忧虑。敬重怀念曾经的爱国英豪,畅谈历史,评古论今。善于用典。

小题1:开头起问,何处望神州?在北固楼上,但望到的是何种风光,是滚滚东逝的江水,还要注意一点,千古兴亡,即当今与以往。看到与想到的让诗人感慨不已。

小题1:辛弃疾他异乎寻常地第三次发问,以提请人们注意:“天下英雄谁敌手?”若问天下英雄谁配称他的敌手呢?作者自问又自答曰:“曹刘”,唯曹操与刘备耳!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辛弃疾便借用这段故事,把曹操和刘备请来给孙权当配角,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曹、刘、孙三人,论智勇才略,孙权未必比曹、刘强。稼轩在《美芹十论》中对孙权的评价也并非称赞有加,然而,在这首词里,词人却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也!这种用心,更于篇末见意。 作者在这里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似,显然作者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为了反衬当权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小题1:他的诗是报国不成的血泪诉说,但这种诉语是豪情满怀的,答题时要联系作者的身世来答。在宋代他是主战派,爱国,但无机会报国,所以使用曲故或借古论今来表达自己忧国忧民之情。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