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村 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小题1:这首诗先后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小题2:“独出门前望野田”这一句在全诗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小题1:苍苍霜草,切切虫吟,行人绝迹,万籁无声,前两句勾画出萧瑟凄清的乡村秋夜景象,(1分)流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1分)月光皎洁,四野寂寥,土地辽阔,荞麦花雪白,后两句描绘出了一幅清新恬淡的乡村月夜景象,(1分)表现出诗人惊喜愉悦的情感。(1分)

小题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分)一是描写对象的过渡,描写对象由山庄转向田野,收束了前两句对村夜萧疏暗淡的描绘,展开了另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明朗画面。(1分)一是感情过渡,诗人情感在此突转,由孤寂转向愉悦。(1分)

小题1:题目分析:“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绝迹,万籁无声,两句诗鲜明勾画出村夜的特征。“月明荞麦花如雪”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这是十分动人的景色,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诗人暂时忘却了他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因前后描写的景物不同,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寂寞而兴奋自喜的感情变化。

点评:鉴赏诗歌当中的景物描写,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诗歌中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

小题2:题目分析:“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既是诗中的过渡,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又是两联之间的转折,收束了对村夜萧疏暗淡气氛的描绘,展开了另外一幅使读者耳目一新的画面: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

点评:表现手法主要指修辞手法和对比、衬托、白描、象征等表达技巧。因此,平时要让学生积累表现手法作用的知识,并教会他们从表现手法的辨认和作用两方面作答。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历史问题探究,做一个小小史学家。     

“凡是大工业代替了手工工场的地方,产业革命都使资产阶级最大限度地增加了自己的财富和扩充了自己的势力,使它成为国内的第一个阶级。结果,凡是完成了这种过程的地方,资产阶级便夺取政治权力,并挤掉最先前的统治阶级——贵族、行会师傅和代表他们的君主专制。”   

请结合工业革命前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统治状况的史实,谈谈你对这段话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