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走进神话 谁不知道《西游记》里的火焰山呢?——“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进得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走进神话

       谁不知道《西游记》里的火焰山呢?——“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进得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可那是神话呀!     

       眼下,这蜿蜒几百里的丹山赭(zhě)岭,红光逼人、烟云弥(漫  满),熊熊烈火似的,却是真正的火焰山!     

       这儿,雨珠还没落到地面,在半空中就蒸发干了;这儿,沙里能焐熟鸡蛋,热风能烫伤人——  怪不得人们叫它“火洲”!     

       啊,这样酷热、荒凉的地方,怎能有生灵、有农田、有活的希望?到哪里去寻找铁扇公主的芭蕉扇?     

       然而,就在这里,我亲眼看见花园里生长着鲜嫩的蓝菊、火红的石榴;看见山坡上雪白的羊群悠然地踱着方步;看见小驴车的花布凉棚下,坐着卖西瓜的艳丽的维吾尔族小姑娘……    

       更有人间奇景哩!     

       就在火焰山下,有一条绿色的长廊,清泉涓涓,鱼戏碧波,葡萄一嘟噜一嘟噜挂满枝头!    

       我走进神话里来了!     

       葡萄园里飘出一群仙子般美丽的姑娘,说说笑笑地,把一篮篮丰收和喜悦,献给远道而来的游人。我忽然领悟了:她们灵巧的双手,不就是征服火焰的芭蕉扇吗?     

       啊,孙大圣,倘若你再(渡   度)西行,火焰山下的葡萄沟,便是你最好的歇脚凉亭!    

1.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字,用“√”标出。    

2.填空。    

     (1)第3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火焰山的____                

     (2)第9自然段中的“一篮篮丰收和喜悦”指的是____         

     (3)结尾中的“孙大圣”,呼应了开头的____               

3.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第5自然段中,作者用排比句描绘了“这里”的蓬勃生机,并通过“亲眼”一词表达了惊奇之意。   ( )    

(2)“更有人间奇景哩!”这句话中的“人间奇景”指的是第7自然段所描写的内容。(      )    

(3)“神话”一词在文中两次出现,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    (      )    

(4)“啊,这样酷热、荒凉的地方,怎能有生灵、有农田、有活的希望?”“她们灵巧的双手,不就是征服火焰的芭蕉扇吗?”这两个句子都是反问句,都表达肯定的意思。    (      )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25/8aaa59d688e1a81adb0e46aa38c5b6da.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C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对下面所选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听了这话,年纪已经不轻、但还没有结婚的、腼腆的朱阿羞得满面通红,手中的猎枪像烤肉的铁叉一样在眼前转动起来。(用拟人、夸张手法来表现朱阿害羞的心理和拙劣的射击技术。)

B.他们以用数字来表明他们的精明能干为乐事,一些毫无意义的空洞的数目字使他们陶醉。(“他们”指的是战后德国政府,他们追求形式主义的东西。)

C.神父一看大街上乱哄哄的反常样子,心里顿时就明白了。他悄悄地把大门关上。“等一会儿走吧,”他说。(神父的表现可以看出他的善良,对母女二人充满了同情和悲悯。)

D.窗外的树木呆立在严霜中;天空成了一面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这个句子说明天气的寒冷和“我”的求助无门。)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