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读甲、乙两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信息判断甲、乙两种国家类型:甲______

题型:综合

题目:

读甲、乙两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信息判断甲、乙两种国家类型:甲________国家,乙__________国家。

(2)从图中信息可知,甲出口的产品绝大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加工程度高,乙出口的产品以

    ________________为主。

(3)甲、乙两图反映出世界面临的问题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今世界还面临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类型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洲、__________洲、_________洲;乙类型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

    _____洲、_________洲、_________洲。

(5)国际上把甲乙两类型国家的经济发展差异称为“_______________”;把他们之间关于经济、政治

    等方面问题的商谈,称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25/608efbaf9efad303b721034c2843a042.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B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1.写夏天,作者为什么要写到春色和秋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文章中曾有“他们肩上挑着夏秋两季”这样的话,上面的语段中也有表达差不多意思的句子,它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加粗的句子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最后一句“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该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文段中画线的句子,以“夏”或者“冬”为话题,再造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