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题型:实验题

题目: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利用甲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 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利用了玻璃板的      (填物理属性的名称),从而能            ;手指放在蜡烛     的烛芯顶部不会被烧痛(选填“A”或“B”)

(2)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一位同学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

实验序号1234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15.3023.0225.6028.50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15.3023.1525.6028.50
A、选用的玻璃板太厚

B、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在判断蜡烛B与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3)实验中,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    (选填:“a. 直接观察玻璃板后蜡烛B;b.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c.直接观察光屏”,下同);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在其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           .                                     

(4)在利用乙图装置做“验证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的实验时,陈刚把蜡烛离凸透镜90cm移动到120cm时,发现像几乎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他判断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他把凸透镜放在如图示A位置时,光屏应向M点的______(左/右)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若固定光屏的位置于M点不动,要使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他应把蜡烛向A点的______(左/右)侧移动,当蜡烛移动到如图示B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这时,通过透镜向烛焰同侧观察,能看到烛焰放大的虚像,若把蜡烛放到B点______(左/右)侧,可以使虚像更大。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25/3c17886e49c6417ab157acbe5969af96.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y=x的图象是过原点经过一、三象限,y=-1x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但不过原点,∴两个函数图象不可能相交.故选A.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