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在发明电解法以前,人们常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

题型:实验题

题目:

在发明电解法以前,人们常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某小组同学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1)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是    

(2)反应3的化学方程式是              

(3)操作I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玻璃棒;

(4)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C的过程中,常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问题与发现】 该小组同学所得固体C一定是纯净的NaOH吗?

【猜想与假设】 根据反应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甲:纯净的NaOH

乙: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丙:NaOH和    的混合物

【探究与验证】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下列方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如下表,请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完成所缺内容。

【反思与评价】 同学们认真研究实验流程,讨论后一致认为乙、丙两同学的方案、现象和推理均正确,请你根据实验流程对甲同学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25/27368fe557f852280d2f87f4d4cf7156.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C解析:安全生产的特点:①预防性;②长期性;③科学性;④群众性。其中,科学性是指安全生产是有一定规律的,偶然、突发往往寓于必然之中。要学习安全生产科学知识,科学把握安全生产规律,运用科学手...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52岁。因左眼单纯疱疹角膜炎导致视力减退,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急性炎症已消退6个月。供体符合要求,行常规手术。术后前3天植片透明,第4天角膜上皮出现水肿,植片透明度降低,基质厚度增加,房水混浊,受体角膜透明,眼压20mmHg。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角膜变性

B.原发性角膜内皮失代偿

C.角膜基质炎

D.角膜上皮炎

E.PKP术后继发性角膜内皮失代偿

F.单纯疱疹角膜炎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