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①煮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 

小题1:请简析首联第一句中“冷”字的好处。(5分)

小题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①冷,寒冷之意。(1分)②此字双关。“冷”字既写出了郡斋气候之冷,更突出了诗人心里之冷。(2分)③ “冷”字字少意丰,渲染了气氛,为下文写思念山中客蓄势。(2分)

小题2:对友人的真挚怀念之情,又落寞惆怅之情。(2分)诗人“念”山中之客,想友人山中生活情景,“持酒”“远慰”都表现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2分)“满空山”“何处寻”表现出寻寻找有人而不能的落寞惆怅之情。

小题1:

题目分析:

诗的关键在于那个“冷”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个“冷”字上。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更是写出诗人心头的清冷。由于这两种冷,诗人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这寒冷气候中到涧底去打柴,打柴回来却是“煮白石”。葛洪《神仙传》说有个白石先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

小题2:

题目分析:这首寄赠诗,是透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首句既写出郡斋之“冷”,更是写诗人心头之“冷”。再写道士在山中苦炼修行,想送一瓢酒去,好让老友在秋风冷雨的夜中,得以安慰,又怕落叶满山,寻不到他。全诗语言平淡无奇,然感情跳荡反复,形象鲜明自然。“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句,也确是诗中绝唱。宋苏东坡颇爱此诗,并刻意学之,步其韵为之“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然终不如韦应物之句。《许彦周诗话》评“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之不当和也。”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