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表是我国某地的自然要素统计表,据此判断1~4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

题型:选择题

题目:

下表是我国某地的自然要素统计表,据此判断1~4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草原气候 

2.该地所在地理区的区域特色是 [     ]

A.沙丘起伏,湖泊大都为咸水湖         

B.森林广布,木材蓄积量居全国之首 

C.河网稠密,水乡泽国                

D.山高谷深,山河排列井然有序 

3.与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相近的  [     ]

A.潘帕斯草原      

B.西欧平原      

C.恒河三角洲    

D.墨累一达令盆地

4.与该地距离最近的商业中心是 [     ]

A.上海          

B.重庆          

C.北京          

D.广州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24/91a12b32401d186029c13c92cda61290.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ADA、过氧化钠中为2个钠离子和1个过氧根离子,共3个离子;B、水解过程是可逆的,部分发生水解,故小于NA;C、没有告诉溶液体积,无法求解;D、铁反应变成Fe2+,正确。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犹豫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制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实际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的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