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某中学二年级10个班与国际组织合作,开展了一个跨年度的“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项目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某中学二年级10个班与国际组织合作,开展了一个跨年度的“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项目,未设对照组。项目进行期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大众媒体以及校团委的宣传力度较大,无疑对目标人群知、信、行产生积极作用,而非项目本身的效果,这种影响评价的因素称为

A.参与者的熟练性因素

B.历史性因素

C.回归因素

D.观察的偏倚因素

E.选择偏倚因素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24/708efdaf46a9d8de3a7a06697dc1e9b6.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捕蛇者说》一文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点明作者写作动机的句子是“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意思相同。

C.《岳阳楼记》一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阔大的胸怀。“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表达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

D.余光中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借助它们把台湾同胞思念祖国的深情形象地表达出来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