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以下小题。 菩萨蛮 【元】张翥 郎情秋后萧疏叶,妾心陌上悠扬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以下小题。

菩萨蛮

【元】张翥

郎情秋后萧疏叶,妾心陌上悠扬蝶。何处望归鞍?春云山外山。

梨花新月下。独自烧香罢。惟有梦相寻。惊乌啼夜深。

小题1:请结合对词的理解,谈谈“郎情秋后萧疏叶,妾心陌上悠扬蝶”妙在何处。(6分)

                                                                              

小题2:词的下阕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24/6e75f2328399479bdcc87e7e9156b2a5.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错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记念刘和珍君》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A.“无恶意的闲人”指的是一般庸俗的市民,“有恶意的闲人”指的是“陈西滢之流的流言家,走狗文人”。

B.文章以煤的形成比喻人类发展的历史,阐明徒手请愿的斗争方式只能推动历史前进一小步,而牺牲太大,告诫斗争者要改变斗争方式。

C.引用陶潜诗句的目的是说明烈士的血不会白流,亲族、师友、爱人将永远怀念她们。

D.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烈士的鲜血不会白流。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