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长安秋望赵嘏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长安秋望  赵嘏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净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1],空戴南冠学楚囚。[2]

[注1]“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

[注2]“南冠”  “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小题1: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长安景色,伴随着丰富的联想:清晨时分,云雾在缓缓飘动,仿佛汉朝雄伟壮丽的宫阙在眼前浮动。

B.第三句以”残星”写时辰,晨星寥落,曙光初现;以“雁横塞”点时令,南归的秋雁正在掠过北方的天空。

C.颈联写触目所见:竹篱旁边,一丛丛紫艳的菊花似开未开;水塘旁边,一朵朵凋残的莲花花瓣落尽。

D.尾联使用两个典故,言简而意丰。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羁旅京城,思念故乡而又不能归去的惆怅情怀。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用”凄清”二字,表面上是写秋意的清冷,实际上则是借此衬托诗人心境的凄凉,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

B.“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写动景,“人倚楼”写静态。视听结合,动静有致,颇具匠心。

C.寥落的晨星,南归的雁阵,哀婉的笛声,倚楼听笛之人,构成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受到感染。

D.“紫艳”二字写出了菊花美丽的色泽,“静”写出菊花娴雅的仪态,寄托了诗人超然物外的闲适情怀。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24/3584a51ed22f349038b243b65ae6a602.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直线y=3x+5与直线y=ax-6平行,∴这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即a=3,故答案为3.

试题推荐
题型:填空题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臭氧(O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它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得多。若将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在无声放电条件下,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氧气中含有3%的臭氧。

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25 km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等气体、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               的现象。

(2)写出在臭氧发生器中,氧气转变为臭氧的化学方程式             

(3)应采取                  的方法保护臭氧层。

(4)二氧化硫遇到臭氧微热,即被迅速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跟水反应能生成硫酸,这是除去废气中二氧化硫的理想方法。写出二氧化硫与臭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