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把“1”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35.______.(判断对错)

题型:解答题

题目:

把“1”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
3
5
.______.(判断对错)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24/2d374d30e2faacf153caf10fe2d05ca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B词性辨析。Close一般用作形容词,意思是近的,亲近的; closely副词紧密地。句意:我密切地与这个与我立场相近的朋友保持联系。结合语境可知上文用副词,修饰动词keep,下文stand为系动词,后面接形容词...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这表明                                     

A.艺术家的意识要源于艺术家自身的创作

B.艺术家的意识,其内容归根到底来自于客观事物

C.艺术家的意识是一种感性认识

D.艺术家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男性,40岁。间断性上腹胀、乏力3年,加重1周。有乙肝病史13年。查体:心肺无异常。腹部饱满,腰背部可见静脉曲张。肝剑突下3cm,脾肋下4cm。移动性浊音(+)。肝功能检查正常。腹部超声检查:腹水,肝右叶最大斜径约14cm,剑突下肝尾叶前后径6cm,脾长15cm,厚5.6cm。

根据患者情况,最可能的诊断是().

A.原发性肝癌

B.肝硬化伴门脉高压

C.门静脉血栓

D.Budd-Chiari综合征

E.心源性肝淤血

查看答案
题型:填空题

A、B、C三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已略去)。

(1)若A是一种两性氧化物,B的水溶液呈酸性,请写出反应①和反应④(由A一步转化为B或C)的离子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反应①为置换反应,反应④为化合反应,C物质大量存在于海水中,是人体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工业上可以用C来制取A或B,请写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反应①②③均为化合反应,反应④为置换反应。当A为一种金属单质时,请写出反应②和③可能的离子方程式: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社会保障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社会保障工作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局。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认识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工作扎实推进,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把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作为优先目标,坚持效率与公平、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城乡、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配套推进,积极而为、量力而行,逐步将各类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
胡 * * :《在中 * * 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2009年5月22日)
材料2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中 * *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3月17日)
材料3
一、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一)争取用3午时间基本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及棚户区改造问题。一是通过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和实施城市棚户区(危旧房、筒子楼)改造等方式,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二是加快实施国有林区、垦区、中西部地区中央下放地方煤矿的棚户区和采煤沉陷区民房搬迁维修改造工程,解决棚户区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三是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各地从实际情况出发,增加经济适用住房供给。
2009年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关键一年。主要以实物方式,结合发放租赁补贴,解决26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解决80万户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住房的搬迁维修改造问题。在此基础上再用两年时间,解决487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160万户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的住房问题。到2011早年底,基本解决747万户现有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基本解决240万户现有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住房的搬迁维修改造问题。2009年到2011年,全国平均每年新增130万套经济适用住房。
在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国家加大支持力度。住房城乡建设部等有关部门要抓紧制订规划。
(二)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中央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的投资支持力度,对中西部地区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要相应加大投入力度,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对符合贷款条件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商业银行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同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供应。
(三)开展住房公积金用于住房建设的试点。为拓宽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益,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试点,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本地区部分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补充用于经济适用住房等住房建设。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订试点方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08年12月22日)
材料4
按照中央两个确保的要求,以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为重点,加强扩面征缴工作力度,2004年以来基本养老金做到按时足额发放,没有发生当期拖欠,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1)覆盖范围不断扩大。2001—2007年年均增长率超过5%。2007年底,参保人数超过2亿人,其中在职职工15156万人,离退休人员4951万。目前的负担系数约为3:1。
(2)基金支撑能力不断提高。2001—2007年基金收支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基金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20%,基金支出增长率16.6%,收入增长率连续高于支出增长率。2007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7818亿元,其中征缴收入6425亿元,中央财政补助873亿元;支出6105亿元;累计结余7199亿元(含做实个人账户的积累部分)。
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开始尝试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养老基金的筹集由地方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各分担一部分,有的地方按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模式分别建立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有的地方只建个人账户。
材料来源于人大网(2008年12月22日)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怎样理解社会保障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
(2)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