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列哪项对乳汁分泌有促进作用A.吸吮动作 B.前列腺素 C.大剂量雌激素 D.孕激素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下列哪项对乳汁分泌有促进作用

A.吸吮动作

B.前列腺素

C.大剂量雌激素

D.孕激素

E.口服溴隐亭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24/22dea521bf97c031d60a14f86ac8a0f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48平方分米;72立方分米

试题推荐
题型:解答题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某校甲、乙、丙三位同学调查了高峰时段深圳的深南大道、北环大道、滨海大道的车流量(每小时通过观测点的汽车车辆数),三位同学汇报高峰时段的车流量情况如下:

甲同学说:“深南大道车流量为每小时8500辆”;

乙同学说:“滨海大道比北环大道车流量每小时多3000辆”;

丙同学说:“北环大道车流量的3倍与滨海大道车流量的差是深南大道车流量的2倍”.请你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求出高峰时段北环大道、滨海大道的车流量每小时各是多少辆?

查看答案
题型:问答题

案例二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建造一座高档写字楼,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项目已明确,功能布局及工程范围都已确定,业主为缩短建设周期,尽快获得投资收益,施工图设计未完成时就进行了招标。经招标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规定了招标工作程序,招标工作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一) 招标文件规定本地区单位参加投标不需要垫资,外地区单位参加投标需要垫资20万元。市建管办指定蓝天公司为其代理招标事务,并负责招标预备会议与开标会议。
(二) 招标工作主要程序确定为:(1) 成立招标工作小组;(2) 发布招标公告和资格预审通告;(3) 编制标底; (4) 编制招标文件;(5) 发放招标文件;(6) 接收投标文件;(7) 投标单位资格审查;(8) 开标;(9) 评标;(10) 确定中标单位;(11) 组织现场勘察和招标答疑;(12) 签订承包合同;(13) 发出中标通知书。
(三) 五家单位参加投标,其中乙公司在投标截止日期时间之前报送的新报价方案在原报价的同时提出报价降低新方案,经项目经理签字后送招标书,招标方以“一标一投”为理由拒绝该公司报送新的方案。
(四) 最后采用综合评分法确定了某建筑工程公司为总承包单位。
业主与承包方签订施工合同时,由于设计未完成,工程性质已明确但工程量还难以确定,双方通过多次协商,拟采用总价合同形式签订施工合同,以减少双方的风险。
合同条款中有下列规定:
(1) 工程合同额为1200万元,总工期为10个月。
(2) 本工程采用固定价格合同,乙方在报价时已考虑了工程施工需要的各种措施费用与各种材料涨价等因素。
(3) 甲方向乙方提供现场的工程地质与地下主要管网资料,供乙方参考使用。
(4) 乙方不能将工程转包,但为加强工程进度,允许分包,也允许分包单位将分包的工程再次分包给其他单位。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下列问题:
(1) 钢材价格从报价时的2800元/t上涨到3500元/t,承包方向业主要求追加因钢材涨价增加的工程款。
(2) 工程遭到百年罕见的暴风雨袭击,工程被迫暂停施工,部分已完工程受损,施工场地与临时设施遭到破坏,工期延长了2个月。业主要求承包商承担拖延工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问题:
1.该项目的招标工作程序是否妥当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日喻说

(北宋)苏轼

生而眇者①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②,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③,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选自《唐宋六十家小品文精品》)

注:①眇(miǎo):瞎眼,指天生双眼失明的瞎子。②籥(yuè):古代一种竹制管乐器。

③没(mò)人:能潜水的人。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而得其形扪 :抚摸

B.士知求道而不学务:致力、从事

C.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也欤致:自然获得、得到

D.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也达:通达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扣盘得其声顺风呼,声非加疾也

B.以未尝见而求之人也古之圣人,出人也远矣

C.生不识水,虽壮,见舟而畏之于其身也,耻师焉,惑矣

D.士杂学而不志道而智勇多困所溺小题3:下列各项中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B.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C.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D.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小题4:下列句子中省略成份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日(眇者)揣籥,以为日也。

B.或莫之见(之)而意之。

C.昔者(朝廷)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

D.(吴彦律)方求举于礼部,(苏子)作《日喻》以告之。小题5: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先讲了一个“盲人问日”的故事,指出“盲人识日”的问题在于只是依据间接的、片面的经验来认识事物,因此得出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错误结论。

B.第二段由上文的故事引申“识日”和“见道”,指出不能达于道的错误在于“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没有认识到“道”的本质,没有从事物的本来面目出发,只是主观臆断。

C.第三段讲“求道”的正确方法。引用孙武、子夏的话都是说明了掌握主动的必要性。第四段抓住一个“学”字深入一层说理,又用南北之人学“没”作比,突出长期实践的重要,并进一步指出了单凭求教而不下苦功的危害。

D.结尾正面鼓励吴彦律,说明作文目的,但意在言外。作《日喻》的目的在于希望吴彦律注意两点:一是求学必须要有目的,这目的是“求道”;二是要下苦功夫求道。小题6: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阐述了做学问应有的态度,开头用双目失明的眇者为喻,指出当今不务学问者正如眇者求日一般,自己不曾痛下苦功钻研学问之道,却依赖他人片面的见解,并就此满足,这是极其错误的。

B.文章第4段,作者以“没人”一事设喻,强调做学问,要“致道”,没有捷径,不能速成。唯有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才是唯一的法则。

C.作者写此文的目的,除了赞赏鼓励吴彦律有志于学外,更主要的是在揭露、批判社会上的士人如同眇者得日、南方之人学游泳一样,对学习马马虎虎,急功近利,“不学而务求道”的不良学风。

D.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说理形象生动,语言流畅亲切,没有板起面孔一味说教的味道。但是在轻松、风趣的后面,我们又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郑重与严肃。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