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备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恕

题型:填空题

题目: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备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恕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______像,这个像经目镜作用后成放大的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答案:

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目镜焦距长,显微镜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实;虚.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6分)

与人书

顾炎武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①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②,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③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④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注释】

①习染:逐渐沾染不好的习气。②审问:细致深入地思索探究。③庶几:差不多。④子羔、原宪:都是孔子的弟子。子羔,姓高,名柴,曾为卫国士师;原宪,字子思,曾为鲁国邑宰。

小题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不日进则日退

(2)夫以孔子之圣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字(2分)

无车马之                                十室之                  

小题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6分)

(1)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2)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小题4:“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作者举孔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道理?你能再举出一个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吗?(6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