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 魏 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小题1:诗歌首句写景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赏析第二句中“凉”字的表达效果。(3分)

                                                                                        

小题3:三四两句在叙写角度上与前两句相比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小题1:“橘柚香”首先点明时节是秋天(1分),写空气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1分)暗挑依依惜别之情。(1分)

小题2:“凉”语意双关(1分),一是承“寒雨连江”,写气候已变,天气清凉(1分);二是写友人离别将行,内心凄凉。(1分)

小题3:诗人由实到虚(1分),从对方入笔,推己及人(1分),从眼前离别到想象友人别后置身潇湘,孤身一人,听清猿哀鸣,漂泊之感油然而生。(1分)不写自己思念友人之苦,而写友人孤身之苦,更显得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与不舍之情。

小题1:题目分析:送别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从“橘柚香”见出)。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这一切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这里叙事写景已暗挑依依惜别之情。可见诗首句的写景,点明了送别的时节,即秋天,也借景抒情。

小题2:题目分析:古诗歌中的炼字,要从两个方面着眼,即表层和深层义。“凉”字却明白的表现出登舟送客的惜别场景来,“凉”字既是身体上的感触,更暗含诗人心中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离别的伤怀。

小题3:题目分析: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一、二两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香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友人难以成眠,即使友人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摆不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