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野步野 步 (宋)周密(清)赵翼 麦垅风来翠浪斜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野  步                               野  步

(宋)周密                             (清)赵翼

麦垅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小题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5分)

小题2: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6分)

答案:

小题1:第一首诗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小题2: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飞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形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表现出来;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手法对了1分,分析3分)

小题1:

题目分析:周诗中描写的是诗人漫步郊野所见到的春日景色。漫步于郊原田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视野旷极,心神俱爽。以清新悠雅的语言风格,描绘了春日野步所得之景,营造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和悠然沉醉的心态,一位隐逸者形象。赵诗把自身的感情外施于物,通过自己与秋风萧瑟中“峭寒”的交锋表现内心复杂的情感。呈现了一个年老体弱、倚杖漫步、在秋风(秋寒)中感叹韶华已逝(老之将至)的老者形象。

小题2:

题目分析:周诗三、四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为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为野草花的鲜艳芬芳所吸引,以至沉醉花丛,流连不去。诗人对春日野景陶醉无穷,抒发了自己淡然闲适、钟情田园的感情。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诗人此处将自己的感情外化为原本无辜的秋风,以蓄意悖理的手法,让衰凉之感直达读者心灵深处,仿佛读者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步履蹒跚的老者,在秋风中不禁洒泪。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年华逝去的感伤之情。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地有一懒汉打电话要求“110”代买早点,当地民警接到“求助”电话后感到左右为难。但想到“110”的“有警必接,有求必应,有险必救”的承诺,还是买好早点送到求助者家中。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给懒汉送早点是警察的职责

B.求助“110”送早点是群众的合法权利

C.哪些事情该找政府,哪些事情不该找政府,体现出公民政治素养的高低

D.公民要学会向政府部门求助,以改进政府的工作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