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以下各项中,( )是世界各国针对公平条件下数量猛增的进口产品所采用的贸易救济措施。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以下各项中,( )是世界各国针对公平条件下数量猛增的进口产品所采用的贸易救济措施。

A.保障措施

B.反补贴

C.进口许可证

D.反倾销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保障措施在性质上完全不同于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是指进口国在进口激增并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采取的进口限制措施。保障措施针对的是公平贸易条件下的进口产品,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针对的是不公平竞争。

试题推荐
题型:解答题

为了整治环境卫生,某地区需要一种消毒药水3250瓶,药业公司接到通知后马上采购两种专用包装箱,将药水包装后送往该地区,已知一个大包装箱价格为5元,可装药水10瓶;一个小包装箱价格为3元,可以装药水5瓶,该公司采购的大小包装箱共用了1700元,刚好能装完所需药水。

(1)求该药业公司采购的大小包装箱各是多少个?

(2)药业公司准备派A、B两种型号的车共10辆运送该批药水,已知A型车每辆最多可同时装运30大箱和10小箱药水;B型车每辆最多可同时装运20大箱和40小箱消毒药水,要求每辆车都必须同时装运大小包装箱的药水,求出一次性运完这批药水的所有车型安排方案;

(3)如果A型车比B型车省油,采用哪个方案最好?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①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②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③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④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⑤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⑥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⑦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⑧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作者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以自己起初在美国的经历为例,主要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划分最后一段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查看答案
题型:多项选择题

某市第二发电厂三期扩建工程需占本市有机化工厂原全部场地,双方达成协议:第二发电厂依法拨用场地中的266亩用于有机化工厂整体搬迁建设用地。而某市郊区财政局依据土地局批复和财政部《关于银行扣缴耕地占用税拖欠税款通知》的规定,作、出对有机化工厂现实际占用的266亩郊区耕地占用通知书,从有机化工厂的银行存款中扣缴人民币25万元税款。由于市财政局未作复议裁决,有机化工厂提起行政诉讼。一审法院认为被告不能提供原告负有承担此项税款的证据,也未能提供多次催缴的证据,判决撤销耕地占用通知书。上诉时,财政局提供新的证据,二审法院因此撤销一审判决,维护财政局的耕地占用税扣缴通知书。对于本案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审判决错误,因为有机化工厂为耕地实际占用人

B.一审判决正确,因为原告虽实际占有耕地,但并不是法律上的占地申请人

C.对于被告在二审中提供的新证据,不应作为撤销一审法院判决的根据

D.在行政诉讼中,被告不能作为上诉人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