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五一”期间,我市某商场举行促销活动,活动期间规定:商场内所有商品按标价的80%

题型:解答题

题目:

“五一”期间,我市某商场举行促销活动,活动期间规定:商场内所有商品按标价的80%出售;同时,当顾客在该商场消费满一定金额后,按如下方案获得相应金额的奖券:
消费金额p(元)的范围200≤p<400400≤p<500500≤p<700700≤p<900
获得奖券金额(元)3060100130
根据促销方法,顾客在该商场购物可获得双重优惠.例如,购买标价为450元的商品,则消费金额为450×0.8=360(元),获得优惠额为:450×0.2+30=120(元).设购买商品的优惠率=
购买商品获得的优惠额
商品的标价

试问:(1)购买一件标价为800元的商品,顾客得到的优惠率是多少?
(2)若一顾客购买了一套西装,得到的优惠率为
1
3
,已知该套西装的标价高于700元,低于850元,该套西装的标价是多少元?

答案:

(1)消费金额为800×0.8=640(元),

获得优惠额为:800×0.2+100=260(元),

所以优惠率为

260
800
=0.325=32.5%;

(2)设西服标价x元,

根据题意得

0.2x+100
x
=
1
3

解之得x=750

经检验,x=750是原方程的根.

答:该套西装的标价为750元.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果主要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续资治通鉴》

材料二 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宋史·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制度规定的目的。(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4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