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康复评定的目的是:() A.掌握障碍情况 B.设立康复目标 C.制定康复方案 D.确

题型:多项选择题

题目:

康复评定的目的是:()

A.掌握障碍情况

B.设立康复目标

C.制定康复方案

D.确定康复措施

E.评定康复效果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22/30a7736955d0bb4303cbf67773847d70.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GOB;EBB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不善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者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 有史学家认为,在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期,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经过了“睁眼看世界”、“走出国门看世界”和“仿洋改制看世界”三个历程。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两者的相同之处?材料二的思想实践是什么?(6分)

(2)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其思想内容进步之处在哪里?材料三的认识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是什么?(5分)

(3)据材料四,这三个历程分别是指什么?其对中国历史的进程有何影响。(5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