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 某日,一位德国朋友到我画室参观,当他看到我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

  某日,一位德国朋友到我画室参观,当他看到我挂在墙上的世界地图时,竟高声地叫起来:“天啊!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子的世界地图,是不是画错了?”

  我问他原因。“我所见过的世界地图都是德国在中间,为什么你的地图却是中国居于中间呢?”他回答。

  “我们最好也找一张美国印的世界地图来看看。”我说。随即从书架上抽出一本美国出版的有关地理的书籍,并翻到世界地图的那一页。

  这___就更奇怪了___为什么这张地图又是美国在中间呢___他似乎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___

  虽然这世界有二百多个国家,有的幅员狭小,有的广袤万里;有的遍地黄沙,有的一片沃壤;有的天寒地冻,有的四季如春;但是每一个人都认为他自己的国家在世界上最为重要,并居于中心的位置。我说:“不过也确实如此,我们从自己的国家出发,绕世界一周之后,不又是回到原来的地方吗?不论我们现在置身何处,总是来自祖国,我们的眼睛也总是以自己的国家为中心哪!”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幅员狭小:________________

(2)随即: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粗文字加上标点。

3.读画“________”句子,回答问题。

(1)这个句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2)每个句内的两个短句,结构_______,意思_______。

4.德国朋友认为我画室里的地图画错了,是因为:_______。后来又惊奇地发现美国出版的地图是_______。

5.每一个国家都把自己国家放在世界地图的中间,这样处理的目的是:(1)_______。(2)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

6.请写一句你知道的爱国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22/29aac389e00f37a8b621fe4d72185f6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

试题推荐
题型:论述题

材料一  2007——2009某地GDP增长和能耗对比

     数值

年份

GDP总量

(亿元)

能源消费总量

(万吨标准煤)

GDP增长率

(%)

能源消费增长率

(%)

20071602808.216.3
2008175.5321.49.714.8
2009194.1352.810.69.8
材料二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必须减少能耗,承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责任。某地采取了以下具体做法:政府与企业签订降耗责任书并加强监督;提供财政补贴扶持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和高效节能产品的应用;加速淘汰高耗能生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2)应用经济学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如何节能减排降耗?(12分)

查看答案
题型:实验题

(14分)为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SO2和CO2气体,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a、b、c为止水夹,B是用于储气的气囊,D中放有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浸湿的脱脂棉。

浸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脱脂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前欲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3)此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控制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不能过快,因此设计了虚框部分的装置,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操作编号填写)

①向A装置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使A中产生的气体进入气囊B,当气囊中充入一定量气体时,停止加热;

②待装置A冷却,且气囊B的体积不再变化后,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慢慢挤压气囊,使气囊B中气体慢慢进入装置C中,待达到实验目的后,关闭止水夹b;

③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止水夹b;

(4)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                                    

(5)当D中产生                  现象时,可以说明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而不是SO2

(6)装置D的作用为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