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某排水管道工程采用承插式混凝土管道,管座为180°,地基为湿陷性黄土,工程沿线范围内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题目:

某排水管道工程采用承插式混凝土管道,管座为180°,地基为湿陷性黄土,工程沿线范围内有一排高压输电线路。项目部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采用机械从上游向下游开挖沟槽,用起重机下管、安管,安管时管道承口背向施工方向。开挖正值雨季,为加快施工进度,机械开挖至槽底高程,由于控制不当,局部开挖达200mm,施工单位自行进行了槽底处理。管座施工采用分层浇筑。施工时,对第一次施工的平基表面压光、抹面,达到强度后进行二次浇筑。项目部考虑工期紧,对已完成的主干管道边回填、边做闭水试验,闭水试验在灌满水后12h进行;对暂时不接支线的管道预留孔未进行处理。

在本工程施工环境条件下,挖土机和起重机安全施工应注意什么?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22/10549366cabd593d6147dcb4952f777b.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D解析:乳剂的不稳定性包括:分层、絮凝、转相、合并与破裂、酸败。形成高分子的过程称为胶溶。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 (15分) 

材料一   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材料二  贵金属黄金成为人人都渴求的东西。哥伦布说过:”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材料三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材料四  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zi:计算)。”

材料五  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哥伦布,维哥达喜马(即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维哥达喜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竞无第二之郑和。……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和三,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原因。(6分)

(2)郑和下西洋早于新航路开辟,但没有完成“会合世界”的任务,后来此类航海壮举明朝再也没有发生过,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假如可以让你选择,你愿意自己是中国的郑和,还是西方远航者呢?为什么(选择其一,能自圆其说就可。 )(5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