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产生较大风力的月份,影

题型:选择题

题目: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产生较大风力的月份,影响该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暖锋

B.冷锋

C.气旋

D.反气旋小题2:该地区原料和工厂组合搭配正确的是 

A.橡胶—轮胎厂

B.甜菜—制糖厂

C.棉花—纺织厂

D.甘蔗—乙醇厂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22/0857f29ab478f560b9b8c939b2b1fe49.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C解析:解析 A项学生和教师属于并列关系,而小鸟和树木不属于并列关系。B校长和教师属于交叉关系,小草和树木是并列关系。C项医生和教师属于并列关系,二者都是职业,鲜花和树木也属于并列关系,二...

试题推荐
题型:简答题

材料四 明清两朝都在西南地区实施了改土归流政策,但其结果却大相径庭,主要原因在于两代君主民族观的差异。明朝皇帝坚持儒家传统夷夏观,对"以夷治夷"的羁縻政策有着天然的依赖性,不可能对土司制度作出彻底的改革;而本身为少数民族的清朝皇帝,因不满儒家传统夷夏观中的民族歧视而对其进行了批判继承,把从唐代就开始萌芽的"华夷一体"的新民族观应用到实际的民族政策中,其结果就是土司制度在清代的基本结束。 

——龙羽《中央政府与西南地区的民族发展》

材料五 

1945年重庆与四川、西南、大后方工业比较表

项目重庆占四川百分比占西南百分比占大后方百分比
工厂数1690(个)6051.528.3
资本272.6(法币亿元)57.545.632.1
工人10.65(万人)5847.926.9
材料六 “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它是在当时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建设的重点在西南、西北。地处西南的重庆作为“三线建设”最大的中心城市,中 * * 和国务院决定:“以重庆为中心,用三年或者稍长一些时间建立起一个能生产常规武器并且有相应的原材料和必要的机械制造工业的工业基地”。

(3)根据材料四分析,明清两朝对西南少数民族政策上有何区别?(4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二者的社会文化底蕴有何不同?(4分)清代的民族政策对西南地区的治理有什么积极作用?(2分)

(4)根据材料五说明重庆在当时大后方工业中的地位?(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地位的原因?(4分)

(5)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线建设”的主要特征(3分);归纳三线建设对重庆的影响。(2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