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默写古诗《牧童》。 (1) 牧童 (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____ 。

题型:填空题

题目:

默写古诗《牧童》。

(1)

牧  童 

                                                                          

                                                                          

(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____          。

(3)这首诗主要描写了                                  ,表达了                               的感情。

(4)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21/ba3744cf0cc83b08e71550d4e8db4569.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画面三:只见衔着泥的燕子有时忙乱中松开嘴,泥点掉下来弄脏了主人的琴和书。画面四:另一些喂雏的燕子迅速地追捕和接近飞虫,不时碰着草堂主人的身体。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树木的美感

李汉荣

  在风中,远处近处的树,都向我们打着友好的手势。

  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树的手语真是太丰富了。我们内心的许多情感,我们自己也未必能找到妥帖表达的语言,而树,它会用微妙的手语帮助我们表达出来。

  那用力的挥动,是表示拒绝吗?那轻轻一颤,又向怀里收去,是表示接纳吗?那很快地举起,又垂下来,停留在一个迟疑的角度,那是在痛苦地沉思吗?那么轻轻地摇着,没有任何含义地摇着,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树也有物我两忘的时刻?

  在正午时分,太阳、树、树的影子垂直在一个浓缩的黑的瞬间,树的每一根手指,都全神贯注,仿佛要紧紧抓住这深不可测的一瞬。

  树的语言是如此丰富。这丰富来自于它多汁的内心。你不信吗?你见过树的年轮吗?那一圈一圈的,树一生都坚持写着内心的日记,写着成长的经历。风雨、雷电、阳光的教诲、星光的暗示、月光的耳语,它都仔细聆听,然后收藏起来。

  甚至,那曾经使它痉挛和疼痛的伤痕,它也保存下来。你瞧,那棵树,在我们望它的时候,它也在注视我们,那伤痕成了它的眼睛,它用伤痕深沉地注视我们。树的姿态是这样丰富。树,没有一种姿态是丑的,是不好看的。树,随便一个姿态,都是美的。摇曳是美,静立是美,在雨骤风狂的时候,它的愤怒和悲伤,也有一种感人的美的力量。

  你注意过月光下的树吗?你知道月光下的树布置了一种怎样美丽、神秘的意境?让我们走出房门,去看看月夜的树。

  是午夜了。东张西望的星子们已有了睡意,月亮悄悄走过来,它有些累了,停在大槐树上那个喜鹊窝旁边,月亮看见,这是多么简单温暖的窝啊,豪华的天堂也未必有它温暖,有它美。月亮也想躺在窝里孵出一只鹊儿。它真的躺进喜鹊窝里了,可惜只有一会儿。就这么一小会儿,树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滴露珠都帮助着月亮,成全着月亮,让它做圆这一小会儿的梦。你看,树,一动不动,它静穆庄重得像一幅古典版画,贴在深蓝的天上,贴在月亮行走的路旁……

  (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2月16日)

 小题1:.“在风中,远处近处的树,都向我们打着友好的手势。”请你说说这个“手势”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小题2:.文章第三段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谈谈作者使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小题3:.在作者看来树木的美感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概括。

 

小题4:.读过本文后,你觉得文章在写作上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小题5:.树木是美的,它可以给人美的享受,我们应该爱护树木。请你写一则爱护树木的公益广告语。

查看答案
题型:多项选择题

甲向乙借款20万元做生意,由丙提供价值15万元的房屋做抵押担保,并订立了抵押合同。甲因办理登记手续费过高,经乙同意未办理登记手续。甲又以自己的一辆价值6万元的汽车质押给乙,双方订立了质押合同。乙认为将车放在自家附近不安全,决定仍放在甲处。一年后,甲因亏损无力还债,乙诉至法院要求行使抵押权、质权。则本案中抵押权和质权的效力如何

A.抵押权、质权均有效

B.抵押权、质权均无效

C.抵押权有效、质权无效

D.质权有效、抵押权无效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