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材料一:“比较优势陷阱”是指陶醉于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不能自拔、固化于产业链的低端

题型:论述题

题目:

材料一:“比较优势陷阱”是指陶醉于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不能自拔、固化于产业链的低端,最终丧失竞争力。有学者认为:比较优势原理更适合在一国范围内发挥作用,当把它应用到世界范围内的时候,应当是有条件、有限度的。发展中国家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就会陷入比较优势的陷阱,就会贻误本国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2012年1月31日,温 * * * * 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六次全体会议,决定将《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发往各地各部门征求意见。2月3日至4日,温 * * 到广东省走访企业、村庄,考察人才市场和海关物流园区,召开座谈会听取建议。温 * * 强调,国内经济一些体制上的问题,特别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不少,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依然是改革开放。

(1)请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关知识阐释材料一中的观点。(7分)

(2)运用社会历史观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所提出的“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依然是改革开放”的理解?(10分)

答案:

(1)①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要坚持两分法。要全面的理解和分析比较优势原理等西方经济理论,防止片面性。(2分);②矛盾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习和运用比较优势原理等西方经济理论必须具体分析我国国情,从我国具体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2分);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求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西方经济学理论是从特殊性中总结出来的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我们要运用它指导中国的经济建设,就必须同中国国情这个特殊性相统一。(3分)

(2)①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2分)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2分)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2分)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2分)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因此改革开放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题目分析:本题以比较优势原理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首先审读设问,第(1)问限制知识范围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关知识。可从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要坚持两分法。矛盾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求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三个层次一一分析即可。第(2)问限制知识范围是社会历史观的知识.问题指向是改革。可从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意义两大方面分析。

点评:做主观题:第一步,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依据设问,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和答题方向,可以通过设问中的关键词或者所涉及的主体进行定位。第二步,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依据设问限定,审读材料,提取有效地材料信息。第三步,依据材料信息与设问限定,整合知识,组织答案。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