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国家通过购置税优惠政策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 A.经济

题型:选择题

题目:

国家通过购置税优惠政策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   )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道德手段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20/00fc05a9f5b7ce49d63a14790eb1f9b4.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小题1:D小题2:C小题3:D小题4:B题目分析:小题1:注意读图方法:需把降水量曲线上的降雪最多的点对应到地形剖面图上,才能读出其海拔高度。小题2:南方雪灾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气温偏低,与北方冷空气的强势影响有关,...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如何施行社会化教育

一定社会的人文精神从总体上有所提高才是人文精神环境成熟的标志。而总体上的提高,有待于“社会化教育”。这里的社会化教育是指公众教育,指全社会都参与到人文精神的学习、传播、创新和实践中来。长期以来,我们强调的教育概念偏向于孤立化的学校教育,特别是把大学的学位教育作为终点。教育、学校、社会的关系如何处理?没有受到认真对待。结果呢?学校与社会脱离,教育被打成两橛子。实际上,公众是社会运动潜在的主体,是社会最伟大的实践能量的载体。中 * * 公众自古也都是热爱新思想、热爱高尚的新价值的,我们却多有疏忽了,逐渐断送了这些优势。全体公民、社区公众、各种职业劳动者等等,他们本应该充分享受优良的公共教育机会,接受到高级进步的思想和精神上的关顾。但是施教者未做到,到头来学校教育面临社会庸俗腐败时缺乏抗体,大学教育对社会应有的前导作用的功能残废;而社会呢?公众大多处于盲目蒙昧状态,面对社会问题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和自我选择能力,全社会理性化的内在机制始终难产。

回头看看西方,在西方社会化教育曾经一直是宗教组织、教会的管辖领地。宗教本来就是特殊精神高度社会化的产物,先天的具有这方面的效能。宗教通过入教、集体仪式,培植大众的“亲和力”、“聚议性”。有意义的问题倒是虽无宗教,有没有代行宗教那种社会化教育功能的替换方案?有的,在美国目前蓬勃发展的社区文化事业、社区教育正逐渐补充或替代宗教教育职能。1920年前后中国就有人讨论宗教功能代用品这一问题。蔡元培曾经说以美育代宗教,梁漱溟倡导伦理代宗教,贺麟说发展礼教充抵宗教,等等。事实是,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阶段,社会化教育开展得并不差。儒家是个例子,儒家礼学有些宗教渊源,但到了孔子开创儒家学派时,他很清楚鬼神超出了人类智识范围,所以他只是自觉地利用之搞“神道设教”,裨益风化。儒家在中国社会文化层面影响最巨最深,这是与他们发明的教育方案密切相关的。他们的教育目的是“以道教民”,实行开放式的“有教无类”方针,收纳生徒不拘年龄、职业、等级。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办私学的人之一,由于其私学承诺社会公共伦理责任,又面向公众,所以恰是这种“私学”反而奠定了中 * * 普及性的公共教育基础。

小题1:从原文看,下列对“社会化教育”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全社会都要参与到人文精神的学习、传播、创新和实践中来,这属于公众教育。

B.教育不能仅依靠学校,而要面向公众,因为公众才是社会运动的主体,是实践能量的载体。

C.全体公民都能充分接受优良的公共教育并受到高级进步思想和精神的关照。

D.中 * * 公众自古以来就有热爱新思想、热爱高尚的新价值的优势。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只强调教育概念偏向于孤立化的学校教育,把大学的学位教育作为终点,不可能实现社会化教育。

B.我们的学校教育面对社会庸俗腐败现象无能为力,大学教育也不能对社会发挥前导作用。

C.由于引导不及时,目前公众处于盲目蒙昧状态,缺乏对社会问题的正确判断力和自我选择能力。

D.宗教是特殊精神高度社会化的产物,因此,西方社会化教育过去一直是通过宗教组织来施行的。小题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宗教具有培植大众的“亲和力”、“聚议性”的先天效能,所以只有使社会宗教化,才能推行社会化教育。

B.社区文化事业、社区教育事业如果能够蓬勃发展,将来它完全可以替代宗教教育职能,施行社会化教育。

C.只要能够发明一套正确的教育方案,其思想主张就一定可以像儒家一样在中国社会文化层面产生最深的影响。

D.孔子的私学奠定了中 * * 普及性的公共教育基础,因此,国家仍在提倡社会创办私立学校,以此来普及社会化教育。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