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将两个阻值不随温度变化的灯泡L1“20V40W”和L2“60V180W”串联时,

题型:填空题

题目:

将两个阻值不随温度变化的灯泡L1“20V40W”和L2“60V180W”串联时,为了保证灯泡的安全,电源最大电压为______V,此时,若通电1min电流做的总功为______J;若将两个标有“1.2A3Ω”和“1A6Ω”的定值电阻并联在电路中,则电路中的干路最大电流为______A.在一些电器设备中,常采用铜而不是铝作导线,是因为同等条件下,铜导线的电阻______(填“较大”或“较小”),可以减小______造成的能量损失.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19/07075ccc86cfc5fc6444ddf664cdffb8.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A、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散为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说明了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所以A是正确的;B、斜插在盛水玻璃板的铅笔看起来好像在水面处折断,这是因为放在水中的筷子发出的光(反射光...

试题推荐
题型:填空题

(1)在探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先计算出打下各计数点时的瞬时速度,为了求得小车的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______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对应的速度,用公式a=

△v
△t
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取其倾角θ,由a=tanθ,求出加速度

C.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然后求它们的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D.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象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刻,用公式a=

△v
△t
算出加速度

(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A、B、C、D、E、F为相邻的6个计数点,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用刻度尺量得AB=1.50cm,EF=3.10cm,可估测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由此可进一步求出打下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