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右图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曾经做过的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中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

题型:实验题

题目:

右图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曾经做过的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中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1)实验中,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        ;B处应该是        光.

(2)从实验看出,光线经过三棱镜后是向它的  偏折(填“顶角”或“底边”).这一规律可以用

来类比说明凸透镜对光的    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      作用.

(3)如右图所示,如果分别用红光和蓝光以平行于主轴的方向照射凸透镜,之后它们的光路会略有差异,图中通过b点的光线是      光(填“红”或“蓝”).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18/d68e98258066f911cdf3c5071975522b.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D题目分析:甲基是9电子微粒,①不正确;0.2g氢气是0.1mol,转移0.2mol电子,②正确;铁是变价的金属,反应中也可能得到亚铁离子,③不正确;氧气和臭氧都是氧元素的不同单质,16g混合气中含有1mol氧原子,...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定义:
①真理:真实的道理,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②真相:事情的真实情况。
③规律: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能够认识它,利用它。
典型例证:
(1)赵老师对学生李某要求特别严格,班级学生十分不解。原来,赵老师是学生李某的姑姑,所以要求特别严格。
(2)中 * * 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中国的首都是北京。
(3)筷子放入水中,发现筷子断了。
对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例证(1)与定义①相符
B.例证(2)与定义①相符
C.例证(3)与定义③相符
D.例证(1)与定义②相符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