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

题型:选择题

题目: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

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C.“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四位一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新格局正在我市形成。

D.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18/9e0d38da13317bf859318d0a6345a7e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工薪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5600-3500)×10%-105]×12=1260(元);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36000÷12=3000(元),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105,奖金...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

(15分)读图17,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科特迪瓦的地理位置特征。(3分)

(2)分析布瓦凯市降水特点及其原因。(4分)

科特迪瓦境内河流众多。但布瓦凯市只靠天然降水和地下水作为主要水源,有近100万人缺水。

(3)分析布瓦凯市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并提出解决该市缺水问题的工程措施。(5分)

科特迪瓦北部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带,当地牧民每年赶着大量牲畜于11月南迁,次年6月北移,近年来该地区植被退化严重。

(4)指出当地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3分)

查看答案
题型:综合题

(17分)教育变革与时代变迁、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姓名籍贯曾任官职《汉书》文摘
息夫躬河内河阳光禄大夫

左曹给事中

《汉书·息夫躬传》“少为博士弟子,受《春秋》,通览记书”
倪宽千乘御史大夫《汉书·倪宽传》“以郡国选诣博士,受业孔安国”
终军济南谏大夫《汉书·终军传》“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
朱云杜陵令《汉书·朱云传》“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后为博士”
材料二  1200—1500年间的大学可以说是教会和君主授予特权的师生独立团体。师生享有特殊权利和豁免待遇,即教学权、学位考试权和授予权,自治权,独立审判权。其教学须照固定的规程进行,各科教学都须按照教会审定的课本进行。1500—1650年间,在世俗 * * 领导之下,实现新教教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的理想,各地争分夺秒地建设新的教育机构。在1650—1800年间,教育急剧地世俗化和现代化。研究自由和教学自由已成为人所公认的原则,旧日根据标准教材照本宣科的方法已被学术报告所代替,教授要讲述具有创见性的科研成果,就非如此不可。

——(德)F·鲍尔生著《德国教育史》

材料三 两湖大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就两湖书院改建,设学科八门,其中中西公共学四门,即经学、中外史学、中外地理学、算术,延聘本国教习讲授。西学四门,即理化学、法律学、财政学、军事学,延聘东西洋各国教习讲授。学生入学后,先补习普通中学课程一年,再习专门(注:八门中选学一门)之学三年,然后派往东西洋游历一年,以广见闻。

——冯天瑜、何晓明著《张之洞评传》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列举的这些人在哪所学府接受了最高教育?它在人才培养上体现了哪些特点?(7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德国教育不断进行着哪些变革?概述促进这些变革的社会因素。(6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两湖大学堂培养人才有哪些举措?顺应了怎样的时代要求?(4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