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在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 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题型:选择题

题目:

在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

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

C.过滤时,烧杯内壁与漏斗下端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18/643d2be9d6c0dd9329561177cd5a6901.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C(①中“以”是名词,译为“原因”;②中“以”是介词,译为“用”;③中“而”是连词,表转折关系;④中“而”是连词,表并列关系)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实行监理的工程,施工合同采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合同约定,吊装机械闲置补偿费600元/台班,单独计算,不计入直接费。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核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图5-23所示(时间单位:月)。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事件1:开工后,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致使工作E的持续时间延长2个月,吊装机械闲置30台班。事件2:工作G开始后,受当地百年一遇洪水影响,该工作停工1个月,吊装机械闲置15台班,其他机械设备损坏及停工损失合计25万元。事件3:工作I所安装的设备由建设单位采购。建设单位在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的情况下,就将该设备存放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安装前,发现该设备的部分部件损坏,调换损坏的部件使工作I的持续时间延长1个月,发生费用1.6万元。对此,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承担部件损坏的责任。事件4:工作K开始之前,建设单位又提出工程变更,致使该工作提前2个月完成,因此,建设单位提出要将原合同工期缩短2个月,项目监理机构认为不妥。

施工中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条件发生变化,导致1、J、K、N四项工作分别拖延1周,为确保工程按期完成,须支出赶工费。如果该项目投入使用后,每周净收益5.6万元,从建设单位角度出发,是让施工单位赶工合理还是延期完工合理?为什么?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