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9分) 测量位置距地面的高度(m)测得的气压(hPa)测

题型:综合

题目:

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9分)

测量位置距地面的高度(m)测得的气压(hPa)测量时间(格林尼治时间)
A1.510362005.01.17.14:00
B1.510042005.01.17.14:00
C55005062005.01.17.14:00
D55005122005.01.17.14:00
(1)四点气压差异由热力原因形成,在下图中相应位置上标出C、D两点并画出热力环流圈。(3分)

(2)若此热力环流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引起的,且位于北半球,则A可能为___(陆地、海洋),此时我国山东半岛多吹__风(2分)

(3)测量时,北京时间为___,此季节是否适合南极考察?___。原因是____(4分)

答案:

(1)(3分) 如图

(2)陆地   偏北(西北)(2分)

(3)1月17日22时(1分) 适合(1分) 此时正值南半球夏季,气温高,且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2分)

(1)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受热地区近地面气压低,受冷地区近地面气压高,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起;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陷。

(2)根据表格时间为2005.01.17,为北半球冬季,北半球冬季陆地气温较低,形成高压,所以A为陆地。我国为季风气候,冬季吹西北风。

(3)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测量时间(格林尼治时间):2005.01.17.14:00,则北京时间比格林尼治时间早8小时为1月17日22时,北半球冬季为南半球夏季,气温高,且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适合南极科考。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